专业知识服务提供商
杂志订阅
投稿咨询

供应链理论下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应用研究

2024年02月02日 作者:刘丽雅 郑雨婷 蓝文奕 李佳珍 打印 收藏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尝试将供应链理论融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分析其必要性、可行性,设计其运营模式及组织架构,以期丰富和拓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内涵,为打造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参考借鉴。

供应链改革与公共资源交易发展的目标一致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助力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实体经济稳定运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目前,国有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深化供应链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基于自身行业特色的供应链模式创新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例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包含运营分析决策、资源优化配置、风险监控预警、数据资产应用和应急调配指挥等五大功能的电力物资供应链运营体系;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废钢业务为基础,打造“废钢+废铝”的再生商品供应链服务体系;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尝试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场景应用创建,进而优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四流合一”的数智化供应链体系;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全程线上采购“互联网+”采购新模式,有效推进集中采购实现供应链统筹管理。

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涉及“招、投、定”等多个环节,具有“环环相扣”的高度“链式”特征。促进采购交易提质增效、强化监督监管和风险防控是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内在要求,这与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和效率联动提升的目标高度一致。但是,受交易平台主管部门及平台运行服务机构的性质和职能、交易业务板块构建及交易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因素影响,目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的重要方向。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在公共资源交易延伸服务方面的探索仍较少,鲜有开展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开拓性实践的案例。对标“十四五”规划形成更高附加值供应链的目标,当前亟须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上下游的各类资源和业务活动进行进一步整合,深入分析和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创新提供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将其“接续为链”打造新型服务业态。

理论视角下的业务思考

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客户需求是供应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供应链业务活动的根本,均在于与时俱进地不断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类需求。整合资源是供应链的主要手段。由于资源要素分散于各主体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导致供需关系、供需能力和水平不明确、不对等,进而影响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整合资源既是供应链存在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供应链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持续有效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实现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的高效协同,进而实现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的目标。此外,当前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因此,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成为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方向。

公共资源交易是指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资源交易活动。第一,从评价指标来看,交易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其“绩”和“效”,即交易的质量和效率,这与供应链目标一致。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安全、可靠”是公共资源交易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有效监督管理是公共资源交易的内在要求,监督管理能力水平也是评价公共资源交易的一项重要指标。第二,从实施主体和路径来看,公共资源交易的实施主体包括采购人、交易平台、平台运行服务机构、供应商等,而供应链的实施主体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实施路径上均为环环相连的“链式”结构。第三,从业务领域来看,公共资源交易涵盖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国有产权等众多领域,而供应链同样涵盖广泛的行业领域,如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已具备优势的领域,以及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二者均涉及众多种类的资源和要素,具有相互借鉴、融通发展的巨大潜力。第四,从创新发展来看,供应链创新发展要聚焦产业链发展需要,如提供资源整合、信息赋能、金融信贷等专业化、一体化、现代化的供应链服务,通过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形成新的供给,通过新的供给形成新的消费、新的需求、新的市场,最终形成新的价值。公共资源交易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三个方面。在产业组织方式方面,当前平台经济成为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是党和国家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商业模式方面,其重点在于探索挖掘公共资源交易主体需求,从采购交易业务、咨询业务、数据业务、金融业务等多方面提供“交易+”增值创新服务,以新的产品、服务供给,催生新的业务市场,进而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在政府治理方式创新方面,其重点在于探索基于新技术的监督管理模式创新,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智慧监管。综上,供应链与公共资源交易在概念、内涵和创新思路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分析,在供应链理论框架下探索分析公共资源交易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即以公共资源交易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交易质量、效率和全流程监督管理能力水平为目标,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供“交易+”增值创新服务,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重要工具,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实现交易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实践视角下的路径探索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在供应链理论框架下探索分析公共资源交易的数字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高度契合“十四五”规划目标的要求。公共资源交易的公益性属性,决定了交易平台服务机构依靠传统交易服务费存续的发展路径不稳定、不持续,而通过增值服务形成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为客户创造“交易衍生”价值,既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打造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供应链”目标的具体措施。

第二,是高度符合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当前,随着要素资源交易业务运营模式逐渐趋于稳定,“交易+”增值业务成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业务新的增长点,以创新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海量交易主体资源高效整合,打通上下游供应链,构筑循环发展的公共资源交易生态圈,是以公共资源供应链创新服务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是高度满足市场化配置的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应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发挥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大力推进各种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市场化服务水平和效率效益,从产业链供应链解决市场主体资源配置要求,是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

运营模式设想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机构可成立相应的供应链运营服务机构作为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实际运行主体,统筹顶层管理,通过基础体系搭建,分阶段发展,多个业务板块及服务相辅相成,扶持孵化创新增值业务,再由新业务反哺现有业务,真正实现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双循环发展,构筑公共资源交易生态圈,为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增值赋能,实现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双融双促。

展望

创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供应链运营模式,开拓“交易+”增值业务,是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的有效手段之一。建设健全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应用场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协同发力,进一步探索研究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深入分析、优化设计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服务的建设、运营和评价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引导公共资源交易运营平台机构不断探索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高速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作者单位:刘丽雅、郑雨婷、蓝文奕,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李佳珍,深圳交易研究院有限公司)

责编:昝妍;编辑:张曼琳
京ICP备16068661号-3 ©CopyRight 2018-2024 《中国招标》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