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招标投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优化营商环境 继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2018年11月13日 打印 收藏

  中国正在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开放进程,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文/武文卿

  2018年11月8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周晓飞、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等莅临国新办为此举行的政策吹风会。

  周晓飞与媒体互动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2015年、2017年两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制定了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将外资限制由180条减至63条,减少近三分之二。

  做好扩大外资开放领域工作

  【开放是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始终将利用外资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

  唐文弘在回答国广记者“在哪些领域会继续放宽外资准入”问题时称,习近平主席在中国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示,将持续开放市场准入。中国正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开放进程,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唐文弘强调这个进程肯定会持续加快推进,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一道,积极研究推动这些措施尽快落地见效。今年4月在博鳌2018年亚洲年会上也宣布一系列开放措施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2018年6月份出台2018版的负面清单。

  周晓飞补充说,开放是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始终将利用外资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在扩大开放进程中,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进一步做好扩大外资开放领域的工作,推动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不断完善投资环境。

  落实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推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压减,限制性措施只留有48条,自由化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2018年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在文化、电信等领域扩大开放,压力测试的力度加大。】

  唐文弘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改善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外资领域有突出表现。2018年1—9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5922家,同比增长95.1%。实际吸收外资979.6亿美元,同比增长6.4%。

  在2018年上半年全球FDI下降41%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之所以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缘于打出了恰到好处的政策组合拳:一为出台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政策文件,二为持续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三为全面深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四为提升便利化水平,五为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六为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2017年以来,国家推动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资增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借鉴国际通行的引资政策框架,从投资自由、投资便利、投资促进、投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65项政策举措,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营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压减工作,限制性措施奕减少至48条,自由化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2018年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在文化、电信等领域扩大开放,压力测试的力度加大。

  2018版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列明了股权要求、高管要求等限制性措施,专门规定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实施管理,不得专门针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限制。

  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五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多方面重大进展,制度创新成果显著。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153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带动全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充分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在自贸试验区试点的基础上,从2016年10月开始,凡是不涉及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资企业设立和变更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告知性备案,改变了实行30多年的逐案审批制,97%以上的外商投资事项可以通过备案完成。2018年6月30日,全国实施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进一步提升了投资便利化的水平。

  开展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投诉工作协调力度,及时妥善解决外资企业投诉反映的突出问题。

  五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多方面重大进展,制度创新成果显著。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153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带动全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充分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加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加快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做好2019年营商环境评价准备工作,并试点在部分省市县区全面推开营商环境评价,为2020年在全国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夯实基础。】

  对于新华社记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如何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并逐步在全国推行”的问题,周晓飞明确,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经过反复调试和引入第三方论证,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按照国际可比、对标世行、中国特色原则,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四方面初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一是指标设置方面,遵循落实高质量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既借鉴世界银行指标,又叠加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

  二是数据获取方面,注重以企业实际办理事项的环节、时限、成本作为填报依据,通过交叉验证、第三方核验等方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三是数据分析方面,由第三方开发设计出专业评价分析系统,形成全过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规则透明的分析处理机制。

  四是评价机制方面,组建由部门、地方、第三方机构、律所等业内人士构成的专家团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做好2019年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若干地级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的准备工作,并试点在部分省市县区全面推开营商环境评价,为2020年在全国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夯实基础。

  投资贸易更加宽松便利

  【大幅精简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仅保留48条特别管理措施,全面放宽一、二、三产业市场准入,列出汽车、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路线图时间表,增强开放可预期性。】

  据了解,国务院近期成立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并下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组,先后出台《关于部分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的通报》、《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具体部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要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重点从四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投资贸易更加宽松便利。二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三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办事创业更加便捷高效。四是建立健全评价机制,营商环境评价更加激励有效。

  拓展民间投资空间,持续加大民航、铁路等重点领域开放力度,吸引民间投资积极参与民用机场、高快速铁路项目建设,部分垄断行业通过混改积极引入民间投资。

  大幅精简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仅保留48条特别管理措施,全面放宽一、二、三产业市场准入,列出汽车、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路线图时间表,增强开放可预期性。

  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

  【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借鉴国际经验做法,初步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选取22个城市试评价,验证评价体系、探索评价方法、积累评价经验,并推动参评城市出台一批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化产权保护,甄别纠正一批涉及产权冤错案件,开展产权保护法规文件清理。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会同60多个部门签署40个联合奖惩备忘录。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清理拖欠资金33.1亿元,失信政府机构履约率达到99.68%。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出台实施10项降价措施,推动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

  深入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基本建成全国一体化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面向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开通1000余个数据共享服务接口,数据共享交换量达360亿条次。启动“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推动各地区运用信息化、信息共享等手段疏解堵点2425个,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借鉴国际经验做法,初步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选取22个城市进行试评价,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探索评价方法、积累评价经验,并推动参评城市出台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周晓飞指出,按照《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引导地方形成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