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招标投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市场化:“竞争中性”和 所有制中立”

2018年10月17日 打印 收藏

  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这与“竞争中性”的原则是一致的。同理,中国提倡“所有制中立”原则,反对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给予国有企业歧视性待遇。

□文/武文卿

  国新办“中央企业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与媒体互动时表示,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这与“竞争中性”原则是一致的。同理,中国提倡“所有制中立”原则,反对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给予国有企业歧视性待遇。

  反对歧视国企

  【在B20阿根廷会议上,有人提出所谓“列入国企扭曲竞争”的议题,这种说法某种意义上已经忽视了中国国有企业经过改革以后已经完全融入市场、同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事实。】

  彭华岗在回答第一财经电视记者“央行行长易纲提到中国政府会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企,这对国企未来发展有何影响”等问题时明确,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

  改革的思路和目标就是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也就是说经过改革以后的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与“竞争中性”原则是一致的。

  在B20阿根廷会议上,有人提出所谓“列入国企扭曲竞争”的议题,这种说法某种意义上已经忽视了中国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已经完全融入市场、同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事实。所以中国提倡“所有制中立”,反对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给予国有企业歧视性待遇。

  把握国企民企关系的根本原则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两个毫不动摇”已经写入宪法,是指导认识和把握国企民企关系的根本原则。】

  针对《经济日报》记者“鉴于民企当前所遇困境,有人担忧国企会不会借此机会大规模兼并或者并购民营企业、如何看待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等一系列疑问,彭华岗用讲三句话作答:第一句话,要坚持用“两个毫不动摇”来认识、来把握国企民企的根本关系、长远关系;第二句话: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双向的,也是双赢的;第三句话:国有资本、国有企业的进和退,都是基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市场化行为。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两个毫不动摇”已经写入宪法,是指导认识和把握国企民企关系的根本原则。一方面,国有企业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另一方面,党中央历来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要把“两个毫不动摇”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

  混改双向双赢 进退依市场规律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双向双赢的,国企民企都不可能只是赢家或者只是输家。所谓国资“抄底”收购民资,造成“国进民退”,事实上只是在当前环境下国企和民企的一种正常的市场化行为。】

  国家推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双向的,既大胆引进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也积极走出去鼓励支持国有资本投资民营企业。这钟双向的改革也是双赢的,国企民企都不可能只是赢家或者只是输家,两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平等互利、优势互补。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中央企业下属各级子企业三分之二都已经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近年来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减少11651户企业法人,其中2618户将控股权让渡给民营企业。中国宝武旗下的宝钢气体,虽然盈利情况好,每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已成为行业主要竞争者之一,但由于不符合集团发展战略,也转让给民营资本控股。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一直以来都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面。国家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目的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有媒体反映所谓国资“抄底”收购民资上市公司,造成“国进民退”现象,事实上只是在当前环境下国企和民企的一种正常的市场化行为,是国企和民企互惠共赢的一种的市场选择,不存在谁进谁退的问题,更与意识形态无关。

  聚焦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承担了约80%的钢铁去产能任务和70%的煤炭去产能任务,中央企业2016—2017年共退出钢铁产能1600万吨、煤炭产能6200万吨,2018年上半年退出煤炭产能340万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已全部完成。】

  应中新社记者要求,彭华岗用7组数据介绍社会关注的国企改革的进展情况。

  第一组数据,关于公司制改制。2017年以来,按照《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层面68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部完成改制,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4%,实现历史性突破。

  第二组数据,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2013—2016年,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由65.7%提高至68.9%,仅2017年以来又新增900多户,引入社会资本超过4200亿元。重要领域混合所制改革试点已分三批在50户企业开展,市场反应积极,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第三组数据,关于战略性重组。党的十八大以来,完成20组38家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新设中国航发,中央企业已经由116家调整至96家。企业重组融合,促进了结构优化,产生了协同效应,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第四组数据,关于“压减”工作。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户数超过1万户,法人总数已由5万多户降至4万多户,其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仅“压减”一项工作就减少了人工成本217亿元,减少管理费用188亿元。

  第五组数据,关于去产能。国有企业承担了约80%的钢铁去产能任务和70%的煤炭去产能任务,中央企业2016—2017年共退出钢铁产能1600万吨、煤炭产能6200万吨;2018年上半年退出煤炭产能340万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已全部完成。

  第六组数据,关于“处僵治困”。完成超过1500户企业“处僵治困”任务。

  第七组数据,关于分离“三供一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截至2018年 9月底,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完成分离移交或签订移交协议达到 91%,2018年年底将基本完成,这也是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重大难题,取得重大进展。

  搞好混改 建成现代国企

  【有效划分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积极探索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下属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彭华岗披露,刘鹤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明确部署了下一步国企改革工作,要求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充分认识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的极端重要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稳健务实,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重点抓好“六个突出”:一为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二为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三为突出抓好市场化经营机制,四为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为突出抓好改革授权经营体制,六为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监管。

  有效划分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积极探索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下属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内部约束和激励,保护各类所有制产权的合法权益,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改革供给侧 监管好国有资产

  【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继续化解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过剩产能,按照企业发展实际,对国有企业分类授权,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改革,统筹用好员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计划、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继续化解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过剩产能,抓紧消化处理各类历史欠账和遗留问题;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多措并举降杠杆减负债,坚决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在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营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取得实效。分类开展授权放权,按照企业发展实际,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授权。

  坚持生产力优先标准,加强对微观主体的服务工作,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打造实时在线的国资监管平台,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

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