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招标投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培育新动能 发挥区位优势融入长三角

2018年08月29日 打印 收藏

  2018年6月份,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形成丰硕成果。安徽省按照更高质量的根本要求,紧扣一体化工作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经济带。

□文/武文卿

  2018年8月24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主题为“培育和壮大新动能”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笪艺武在回答《安徽日报》记者“安徽在培育新动能方面该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更好地融入长三角”问题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批示,为包括安徽省在内的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018年6月份,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形成丰硕成果。安徽省按照更高质量的根本要求,紧扣一体化工作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争做长三角产业生力军

  【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全方位深化与沪苏浙产业分工合作,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好长三角产业发展生力军。】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也是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安徽与沪苏浙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从1990年以来,安徽就做出开发皖江(长江的安徽段)、呼应浦东的决策;2005年,安徽省实施了东向发展战略;2008年,安徽省加入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合作机制,与长三角的参与度、紧密度、融合度不断提升。

  关于长三角的合作,安徽主要在两方面加大力度:一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当好长三角产业发展生力军;二以依托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多、创新能力强为优势,当好长三角地区创新策源地。

  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全方位深化与沪苏浙产业分工合作,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徽聚焦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语音等优势领域,共建国家级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承接沪苏浙高端制造业产业转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加快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张江萧县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积极谋划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更好地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促成长三角创新策源地

  【安徽省将积极构建以沪宁杭合为核心基地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促进合肥滨湖科学城与上海张江高科科学城“双城同创”,推动知名科研院所在长三角地区互设分支机构,吸引更多高端创新要素向包括安徽在内的长三角地区集聚。】

  安徽省依托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多、创新能力强为优势,主动加强与沪苏浙创新合作,开展一体化创新,促进优势叠加,当好长三角地区创新策源地。

  在长三角地区,安徽合肥和上海都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的改革试验地,也是国家级综合性科研中心的建设地,科技创新资源非常丰富。安徽省将积极构建以沪宁杭合为核心基地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促进合肥滨湖科学城与上海张江高科科学城“双城同创”,推动知名科研院所在长三角地区互设分支机构,吸引更多高端创新要素向包括安徽在内的长三角地区集聚。

  联合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在脑科学、核聚变堆、天地一体化、人工智能等领域,探索运用“总部+分布+多点”的组织模式,开展联合攻关,集聚整合区域内创新人才资源,努力实现前瞻性技术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2018年长三角地区领导人座谈会上布置了很多加快推进一体化的课题,如准备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圈,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还在三省一市开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等。2019年安徽轮值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前述重大建设项目课题研究,将在座谈会上进一步落实。

  营建“三重一创”和“数字江淮”

  【通过建设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出台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三位一体的数据引领型发展模式。】

  笪艺武介绍,2018年上半年,安徽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8%,战略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9.7%、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

  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步伐,一是围绕培育新产业,大力推进“三重一创”。 二是围绕发展新经济,加快建设“数字江淮”。 三是围绕增强新能力,加快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四是围绕增创新优势,倾力打造双创“升级版”。

  围绕培育新产业,大力推进“三重一创”,是安徽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创举,即通过建设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共启动建设智能汽车等18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培育实施精准医疗等16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布局建设新型显示等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包括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

 

  围绕发展新经济,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研究出台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三位一体的数据引领型发展模式。

  启动建设“数字江淮”中心,整合汇聚全省数据资源,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出台半导体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实施“皖企登云”计划,支持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化工厂;积极推进“电商安徽”建设,上半年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915.7亿元,同比增长38.1%。

  双创升级 建成创新主平台

  【增强新能力,加快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加快建设合肥高新区等4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形成双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经验。】

  围绕增强新能力,加快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聚焦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加快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首批10家安徽省实验室和10家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统筹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局的省域创新网络,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支撑性产业成果、示范性制度成果不断涌现。

  2017年,安徽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2%。2018年上半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6件,吸纳技术合同数、合同交易额分别增长26.3%、38.4%。

  围绕增创新优势,倾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快建设合肥高新区等4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形成双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经验。大力推广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累计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42家、科技孵化器25家。

  安徽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组织开展“创响中国”安徽创新创业大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登记注册企业在连续6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上半年增长19%,截至7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406.9万户,其中企业110.2万户。

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