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招标投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稳中求进 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

2018年03月28日 打印 收藏

  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而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也是需要根据实践的深入、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有效防控经济社会各种风险的前提下,持续用力。

□本刊记者/武文卿

  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以“新时代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发表题为“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的演讲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从六方面立体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二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三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四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五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六要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新动能,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科技创新的贡献份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地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筑牢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积极培育新动能,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科技创新的贡献份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增强现代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优化人力资源支撑作用,有效地调动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着力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地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等各类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收入分配体系和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

  【持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地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扶贫;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展区域比较优势,持续推进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协调发展,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发展海洋经济。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绿色发展体系和全面开放体系建设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培育形成更多的绿色产业市场主体和新的增长点。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防治,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形成更多的绿色产业市场主体和新的增长点。

  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和生产服务网络,打造高水平的外商投资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序放宽市场准入,扩大金融、电信、教育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习近平主席明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衡量的标准,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途径,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何立峰认为,要实现习近平主席明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应从四方面努力:

  第一,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衡量的标准。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纠正扭曲的要素配置,达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使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良性循环。

  第二,通过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完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质量变革就是要从重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扩大到重视经济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的素质和质量;动力变革就是从单纯注重物质、资金、人力等要素数量的投入转变到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管理革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率变革就是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第三,要把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作为制度保障,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映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策政绩考核。

  第四,把跨越两大关口作为努力的方向,一方面要跨越现阶段特有的关口,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要跨越长期性的关口,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确保顺利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迈向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三个维度:一是系统性,二是动态性,三是长期性。】

  何立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三个维度:一是系统性,二是动态性,三是长期性。

  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而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也是需要根据实践的深入、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有效防控经济社会诸多风险的前提下,持续用力。

  高质量发展必要性

  【推动高质量发展,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多,正在推进的三大攻坚战,说明国家在防范风险、脱贫攻坚、防治污染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比较成功地进入了高收入行列。这些取得成功的经济体都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以后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突出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82.7万亿;特别是2017年,中国年度经济增长量超过8万亿,达到82700亿。

  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消费占总需求比重、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都在不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增强,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高铁网络、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移动支付、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构想逐步成为现实。民生福祉得到有效保障,城镇新增就业累计6600万人以上。从2018年前2个月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消费升级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动能的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不断累积。

  何立峰坦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多,正在推进的三大攻坚战,说明国家在防范风险、脱贫攻坚、防治污染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