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招标投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落实“三年行动方案”任重道远

2017年11月14日 打印 收藏

  2017年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对此张利江的理解是80%实现全流程;这里还有个指标是已经建设好的各类交易平台通过的检测认证量达到80%。从目前调研的结果看,各类交易平台通过检测认证量可能只在10%—15%之间;用一年的时间完成80%,难度显然较大。

  □本刊记者/武文卿

  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论坛——‘互联网+’时代的政府资源配置创新与监管”研讨会期间,易招标CEO张利江接受《中国招标》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简称《三年行动方案》)是招标领域推进电子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其全面落实,任重道远,本人持谨慎乐观态度。

  《三年行动方案》的突破

  【《三年行动方案》突破了招标采购电子化建设以政府为主的格局,提出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各级政府不得排斥和限制市场主体依法建设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全文没有提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这在招标采购行业可谓“破天荒”

  记 者:您怎样看《三年行动方案》

  张利江:《三年行动方案》不但是招标领域推进电子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而且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的战略性要求。

  《三年行动方案》突破了招标采购电子化建设以政府为主的框架,提出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各级政府不得排斥和限制市场主体依法建设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全文只字未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这在招标采购行业可谓“破天荒”。

  《三年行动方案》同时也明确了三年行动目标:到2017年要基本形成电子招标采购的制度和相应的制度标准体系,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到2018年招标采购要广泛实现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依托电子招标投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交易平台、监督平台等信息互通;到2019年做到覆盖全国、成体系有序运行,也就是让公共服务体系、综合监督体系全面发挥作用,完成招标投标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

  《三年行动方案》的挑战性

  【《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19年设定目标的完成与否,是以2017年目标完成为基础的,如果2017年目标基本完成,那么之后两年的目标就容易很多。】

  记 者: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瓶颈在哪里

  张利江:2017年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对于基本实现本人的理解是80%实现全流程,这里面还有个指标是建设好的各类交易平台通过的检测认证量达到80%。从目前调研看,实际实现的水平可能只在10%—15%这样的区间,而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剩余的80%,难度显然较大。

  全国各地包括交易中心、各个企业建设的很多电子招标交易平台,全流程、有的是部分环节,有的符合《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要求,有的可能离该要求还比较远。据粗略统计,应该有300多个单位建成不同类型或不同程度的电子化系统。这300多个中通过80%(也就是200多个),截至目前通过检测认证的平台也就30多个,剩下200多个需要在第四季度都通过是不太可能的。检测认证本身需要三个月以上的周期,若不符合要求的则需要改造,这样就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少则几月,多则跨年。可见,《三年行动方案》目标的挑战性很大。

  《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19年设定目标的落实与否,是以2017年目标完成为基础的。如果2017年目标基本完成,那么之后两年的目标就容易很多。当然,这个目标也不是没有完成的可能,除非中央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信部、住建部等招投标监督部门能够强势推进,例如每个季度对各地区、各行业电子招标投标的实现情况作监督检查,请第三方评估,设置排行榜,把各地的成绩都“晒”出来,并与主管官员的政绩、职位挂钩……

  政府仍有广泛的作为空间

  【暂不讨论国内推动成绩的好坏,就国家发布需要落实的重要行动而言,只凭一纸文件没有实质性配套的机制和措施,明显是不够的,因而《三年行动方案》能否全面贯彻实行,需要谨慎乐观。】

  记 者:您认为政府在落实《三年行动方案》方面还应有哪些作为

  张利江:政府要有像2014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建设运营的通知》(发改法规[2014]1925号)这样接地气、有指导性的文件一样,再加上强有力的监督执行。

  当时很多地区不知道有这个文件存在,甚至还有不少人对“1925号文”嗤之以鼻,既没有得到广泛宣传,也没有得到普遍共识,更不会去督促检查。这不是说发该文件没有意义,它对于那些自觉认同市场化发展方向的市场主体来说,很有意义。因为电子招投标有利于企业类招标采购提效率、降成本、优化供应商等。这样的企业在民企中可能要更多一些。《三年行动方案》目前也面临1925号文类似的局面。

  纵观国际上公共采购领域电子化推进工作,往往是由中央政府牵头强势推动,有的国家是总理乃至总统、副总统出面推动。暂不讨论国内推动成绩的好坏,就国家发布需要落实的重要行动而言,只凭一纸文件却没有实质性配套的机制和措施,显而易见是不行的,因而本人对《三年行动方案》持谨慎乐观态度。

  “越乱越管、越管越乱”为哪般

  【在地方政府主导推动下设置的相关机构和带来的“班子”——背后是参与此事的人员为自身谋位营建的有形场地,不断地在交易领域加强管控。管控的越多反而产生的问题越多,问题越多就越加强监管,陷入“越乱越管、越管越乱”的恶循环中。】

  记 者:“‘互联网+’时代的政府资源配置创新与监管”研讨会通过《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建言》,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出台背景

  张利江:把握《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建言》出台背景可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地方政府对国办“63号文”“反其道而行”,陷入“越乱越管、越管越乱”的境地;二是2017年初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如石沉大海,各地交易中心及相关监管机构,依然延续传统的以政府主导的做法,尤其是对交易系统和交易场所的建设运营。。

  各地的交易中心在2008、2009年间,先后开始探索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电子化,直到2015年国办发布“63号文”前,基本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信息化建设的。

  “63号文”有较好的引导方向,可到了地方实施的时候却使“63号文”的制定或颁布者大出意料,人们所看到的常常是在地方政府主导推动下设置的相关机构和带来的“班子”——背后是参与此事的人员为自身谋位营建的有形场地,并不断地在交易领域加强管控。管控的越多反而产生的问题越多,问题越多就越加强监管,陷入到“越乱越管、越管越乱”的恶性循环中。

  对于公共资源交易中的诸多类别,例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国有产权、矿业权的出让及转让,所看到的信息化推进是相当缓慢的、成效也不显著,不像有些媒体宣传得那样,真正全流程交易远没有普及。

  勉为其难的政府作为

  【政府的职责、职能定位决定了它在政府监管、管理方面的优势,而信息化建设、具体交易环节方面则并不占优势。要一个不具有优势的部门去推动相关的系统建设或制定相应的交易规则,真是勉为其难。】

  记 者:地方上电子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化状况如何

  张利江: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用竞争性手段来进行配置,意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市场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63号文”所限定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四个领域中,无论在交易的监管部门还是交易中心,该两办文件似乎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也就是说在这些领域中基本没有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或采取竞争性手段、哪怕是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实际上还在延续2008、2009年以来的政府主导或政府的监管部门、交易中心出面建设相应的系统,包括公共服务的系统、监管系统、交易系统等。

  政府的职责、职能定位决定了它在政府监管、管理方面的优势,而信息化建设、具体交易环节方面则并不占优势。要一个不具有优势的部门去推动相关的系统建设或制定相应的交易规则,真是勉为其难。

  推动第三方交易平台共享共用

  【推动第三方交易平台能够在多个企业、多个地区、多个行业共享共用,包括企业建设的交易场地能够跨区域应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效率也会随之更高。】

  政府推动主导建设的系统、哪怕是建立相应的交易场地,效果也不很理想;在企业方面,2008、2009年也有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招标采购领域开始探索全流程电子化。从实施的效果看,与政府推动的交易系统或平台相比,中央企业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全流程项目推进进度非常可观、投资也节省大半;另外从检测认证通过的比例来看,也远远高于政府类平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动场所、系统应用这方面,应当由企业来做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当然企业在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如央企建设的平台也存在“信息孤岛”问题,所以要在下一阶段,推动第三方交易平台能够在多个企业、多个地区、多个行业共享共用,包括企业建设的交易场地能够跨区域应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效率就会随之提高。

  集体智慧与易招标的调研、思考

  【2016年易招标中国政法大学联合承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子招标投标制度的落实情况评估”的课题,就招标投标电子化现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课题的研究成果也自然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建言》中。】

  记 者:易招标对《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建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张利江:《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建言》是一批认同或力主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配置的有识之士,凝聚集体智慧而成。中央财经大学公共资源配置政策研究中心、中关村新时代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中心、四川省行政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菏泽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督管理局、易招标等单位一道承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课题——“加强、改进公共资源事中事后监管对策研究”。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期间相互碰撞,经过长时间思考探索,最后形成共识性建议——《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建言》。

  易招标在建设运营企业级平台方面有较长时间的摸索,积累了很多经验,包括吸取了过程中发生的教训。在运营招采进宝这一第三方平台方面,易招标走在了业内的前列。在企业级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开发、建设、运营和发展方面,易招标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力主使公共资源交易配置的效率更高、减少交易系统和交易场所这类资源错配概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6年易招标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承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子招标投标制度的落实情况评估”的课题,就招标投标电子化问题,对各类交易平台,政府类、企业类的(包括大型国企和第三方平台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易招标的一些想法、课题的研究成果,也自然部分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建言》中。

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