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招标投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徽省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19年07月24日 打印 收藏

  今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中央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地,千方百计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12%,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3.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4.2%提高到66.2%。民间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9.7%,房地产民间投资增长11.1%。16个省辖市中有10个民间投资增幅高于10%。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民间投资提供坚强后盾

  召开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议开到市县、乡镇、街道,领导重视程度、政策支持力度、社会影响深度前所未有。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议事、协调、调度、考核等工作机制。出台“民营经济30条”。明确提出实施市场主体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创新能力增强等八大工程。建立全省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省、市、县三级四大班子成员对民营企业建档立卡、季度走访。主流媒体开设“支持民营经济在行动”、“民营企业广阔舞台”等专栏,编印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单行本万余册,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宣贯活动传递出党委政府亲商、富商、安商的理念,极大提振了民间投资者信心。

  二、加强政策帮扶引导,为民间投资拓宽经营领域

  创新开展“四送一服”(即组织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千家企业,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三比一增”(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专项行动,组织16个工作组赴全省开展政策宣讲和企业帮扶工作。修订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政策,将支持政策中新建项目门槛由2亿元降低为1亿元,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三重一创”(即通过建设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引导民营企业通过PPP模式参与基础设施等补短板建设,截至目前,安徽省签约PPP项目358个,总投资3602亿元,其中,民营企业签约PPP项目179个,总投资1412亿元。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主动向民营资本开放投资项目107个,总投资142亿元。

  三、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为民间投资降低准入门槛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现“照后减证”“照后能营”。持续深入“多证合一”改革,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3个工作日内办结。1-6月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4.9万户,同比增长23%。按照“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奖惩”原则,在3个开发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并将试点经验推广至全省。加快项目审批集成化建设,推进规划选址、消防设计审查、环境卫生设施许可等现场联合踏勘,对具备工程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实行多部门联合验收。对规划定位清晰的开发园区,将投资项目评价的单体审查合并为整体把关,实现同步并联、多评合一,企业拎包即可上马建设。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实现企业投资项目“一码运转、一口受理、一网通办”,在线即可完成所有审批手续。

  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民间投资减轻成本负担

  出台“降成本新20条”,在降低制度性交易、用能等成本上提出针对性措施。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分类开展税费减免政策集中宣讲、重点辅导、答疑释惑,提高政策知晓率,增强企业获得感。省级立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现零项目,并对《省级涉企收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项目数减少44.1%,年减轻企业负担超过50亿元。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完善峰谷分时电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工业和商业用电同价,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从减少中间环节入手,在全国率先对天然气大用户实行直供气和价格优惠,目前全省直供气用气量已占到非居用气总量(全省天然气用气量约40亿方)的10%以上,年减轻企业支出约6.5亿元。

  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民间投资发展保驾护航

  建立民营企业家季度座谈会制度,不断畅通政商沟通渠道。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出台《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开展集中清理涉产权刑事申诉、国家赔偿和赔偿监督案件专项活动,活动期间办理案件132件。开展失信政府机构专项治理,督促170家失信政府机构全部按规定履行法定义务。组织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自今年2月开展以来至5月底,全省累计偿还欠款30.9亿元,占全部拖欠账款的48.6%,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安徽清欠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组织开展以“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全省民营企业“致敬改革路、奋斗新时代”主题报告会,开展百家优秀民营企业和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形成尊重、支持民营企业家的社会风尚。


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