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招标投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制造业大幅减税负 6.2%增速经济可翻番

2019年03月08日 打印 收藏

  6%—6.5%这一经济增速目标与当前的潜在增长率、与社会各方面的预期较吻合,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制造业等行业的税率从16%降到13%,把交通运输、建筑业等行业的税率从10%降到9%,6%这一档维持不变。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制造业等行业的税率,从16%降到13%,上下调幅度超过20%以上。

□文/武文卿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于举行政策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时表示:6%—6.5%预期目标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今明两年GDP增速只要保持6.2%左右,就可以实现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黄守宏与《纽约时报》记者互动时称,在中国的增值税结构中,制造业占了60%左右。所谓减税80%左右,是指对制造业的减税占了整个减税规模的80%左右。这是因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制造业企业受市场供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面临不少困难,所以此次减税的重点放在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方面。

  6%—6.5%增长目标为哪般?

  针对央视记者“注意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调整GDP增长预期目标出于什么考虑、是否有必须要守的速度底线”的提问,黄守宏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GDP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6%—6.5%,是根据当前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

  过去两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都是6.5%左右,2017年增长6.9%,2018年增长6.6%,实际增速都超过预期。2019年形势更加复杂,国内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在前两年基础上适当调低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符合实际的。

微信图片_20190308112310.jpg

  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和风险挑战难以预料,经济增速等指标在季度、月度之间可能会出现一定波动,应该增加预期目标的弹性。

  采取适当降低GDP增速预期目标并设定区间值的这种方式, 2016年就采用过,当年的预期目标为6.5%—7%。通过测算,6%—6.5%的预期目标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2019年、2020年GDP增速只要保持6.2%左右,到2020年国民经济就可以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6%—6.5%的增速目标与当前的潜在增长率较、与社会各方面的预期较吻合,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一目标可以确保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这对中国政府来讲是最重要的任务。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比较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可以带动190万到200万人就业。按照6%—6.5%的预期目标测算,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的目标是可以达成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

  至于必须守住的速度底线,就是就业增长、居民收入增加、环境改善;而经济增速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以开放倒逼全面深化改革

  黄守宏认为,作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工作人员,理解好《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有三:一要把握住《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逻辑,二要把握住《政府工作报告》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大举措,三要把握好《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的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部署。

  继续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要通过激发市场主体、微观主体的活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90多次“改革”,2019年出现105次,“市场化”10处,“市场主体”有10多处。

  在各项工作推进和政策制定过程当中,要充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能不能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工作,是决定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关键。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政府报告》也作了全面部署。对中国来讲,开放也是改革,而且会倒逼改革,要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倒逼全面深化改革。

  改善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2018年世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的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2018年排名46位,比2017年上升32个位次,比2013年上升50个位次。

  营商环境的改善,不仅促进了以企业为主的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营造了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新的市场主体。《政府工作报告》说,从2018年以来到目前为止,中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18000户,其他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只要已有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得到增强,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就更有底气。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四方面重要举措,即简政、减税、降费、融资。四方面举措,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抓住了当前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要害。

微信图片_20190308112316.jpg

  简政就要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政府的公正监管,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的措施,如要继续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外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继续削减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等。

  目前减税方案主要聚焦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骨干支撑,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两会”之前,国务院根据总体的考虑,已经出台对小微企业实行普惠性减税的政策,大体上可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2000亿元。《政府报告》强调要继续抓好这一政策的落实。

  我国间接税比重较高,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讲了增值税改革方案:一是把制造业等行业的税率从16%降到13%。二是把交通运输、建筑业等行业的税率从10%降到9%。三是6%这一档维持不变。其中降幅最大的就是制造业等行业的税率,从16%降到13%,上下调幅度20%以上。

  根据2018年数据,以制造业为主的16%增值税这一档,对整个国家增值税的贡献约60%。按此测算,这次增值税减税80%以上的规模都体现在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减税上。

  降费既包括降低社保费这一规范化收费,也包括降低其他的涉企收费,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政府工作报告》分析,统算下来全年可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降低其他收费的问题。

  融资就要着力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创新发展 培育壮大新动能

  新动能指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也囊括传统产业在互联网、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的转型升级。最近几年新动能快速成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往往得益于中国政府实施的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

  发展新动能,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中国创新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不太强,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凸显。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发展的支持,尤其是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等。

  黄守宏相信,随着这些政策举措的落地,对科技创新和相关领域改革会是一个大的推动。

人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