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招标投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

2019年03月01日 打印 收藏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面临着世界上其它湾区建设所没有的新情况。因此,这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文/武文卿

微信图片_20190301154021.jpg

  2019年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少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的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罗文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面临着世界上其它湾区建设所没有的新情况。”

  国家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始终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香港、澳门基本法办事,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各自优势,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微信图片_20190301154025.jpg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回顾,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大湾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的目标要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面临着世界上其它湾区建设所没有的新情况。因此,这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始终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香港、澳门基本法办事,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各自优势,注重合作共赢,为港澳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纲要》的编制主旨

  【《规划纲要》的编制主要出于四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明确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二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三是发挥粤港澳比较优势,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四是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规划纲要》编制主要出于四方面考虑:一是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明确大湾区战略定位。二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三是发挥粤港澳比较优势,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四是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始终坚持全球视野和全局站位,研究提出五大战略定位,进一步发挥大湾区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

  《规划纲要》编制突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严格依照宪法和香港、澳门基本法办事,着眼于推动粤港澳协同发展,拓展港澳发展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强调善用“两制”之利,使体制活力、市场动力更加迸发出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竞争力。

  《规划纲要》突出创新的关键性作用,着眼破解制约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力争在一些重大改革上先行先试,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解决大湾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明确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七个重点领域,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工作、防范化解风险、扩大社会参与。】

  《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一个愿景,七大重点,四项措施”。

  “一个中心”,就是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个愿景”,就是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七大重点”,就是明确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七个重点领域;“四项措施”,就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工作、防范化解风险、扩大社会参与。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会同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正在有力、有序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运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速形成;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取得新进展,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就业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大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广东省积极推进大湾区建设

  【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不断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对接营商环境,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更加便利港澳居民到广东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301154027.jpg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介绍,广东省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是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二是不断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三是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四是加快对接营商环境。五是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六是更加便利港澳居民到广东发展。

  广东省成立由省委书记李希担任组长、省长马兴瑞担任常务副组长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6个专项小组,协调推进相关重点领域专项工作;制定广东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系列配套文件,系统推进贯彻实施。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广州南沙;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72个科研机构;粤港联合创新资助项目达151个;出台广东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办法等政策文件。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正式开通,广深港高铁全线通车并实现西九龙站“一地两检”,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开建,横琴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

  广东省对港澳服务业开放部门达到153个,涉及世贸组织服务贸易160个类别中的95.6%。开办企业的办理时间实现不超过5个工作日。

  银联云闪付APP落地港澳,微信香港钱包正式为香港用户提供内地移动支付服务,粤澳首次共同成立首期200亿元的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

  广东省先后推出18项、35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举措,全省可招收港澳学生高校达到50所,港澳资医疗机构有48家,港澳居民居住证受理申领量达9万张。

  香港独特的双重优势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独特的双重优势,既是国家的一部分,同时拥有不同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这些优势与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广阔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科技实力较强等结合起来,通过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微信图片_20190301154029.jpg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区内经济协同发展,发挥三地互补的优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国两制”是香港在大湾区的优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中央领导多次重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推进大湾区建设,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内涵,有利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不会像有些人担忧的那样导致“两制”界限模糊,也不会影响香港的单独关税区的地位。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独特的双重优势,既是国家的一部分,同时拥有不同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香港是高度开放和国际化城市,拥有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及优质的专业服务。把这些优势与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广阔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科技实力较强等结合起来,通过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香港将会是积极的“参与者”、“促成者”及“推广者”,可以将丰富的国际联系经验延伸至内地,协助引进外资,也可以与内地企业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寻找发展机遇,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互利共赢。

  澳门的担当与挑战

  【《规划纲要》给澳门自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大湾区发展建设,获得自身的跨越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多元,为澳门子孙后代的民生福祉创造条件、打下牢固基础,这是澳门特区政府必须承担的社会和历史责任。】

微信图片_20190301154032.jpg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强调:一方面是澳门的担当与挑战,另一方面是澳门的机遇与责任。

  《规划纲要》赋予澳门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将澳门列为大湾区发展建设四个中心城市之一,使其具有“核心引擎”的地位。以澳门这样小的体量,担当这样大的一个角色,无疑体现了国家对澳门的高度信任和期待。

  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澳门“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定位,《规划纲要》对澳门这一平台的作用进一步予以强化,前期49项内有9项涉及这一平台。

  除“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之外,《规划纲要》还赋予澳门一个十分光荣的时代使命,即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这显然是对澳门特殊的历史地位、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且成功的多元文化共存的高度肯定。

  《规划纲要》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推动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的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而澳门则成为这一走廊中的支撑点。

  《规划纲要》给澳门自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大湾区发展建设,获得自身的跨越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多元,为澳门子孙后代的民生福祉创造条件、打下牢固基础,这是澳门特区政府必须承担的社会和历史责任。

人物专访